2005年10月28日

How to make a request?


相信大家都會遇到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。
譬如說,看了某篇論文之後,想使用作者的系統,
得寫封信去詢問等等。
通常根據對象、事情的難易度,
請別人幫忙的用語也不同。
那,用英文該如何表達不同禮貌程度的請求呢?


以下所列的是從比較隨便到非常正式的用法,句型以粗體紅色顯示:
  1. Can I brrow your pencil?
  2. Could you lend me a jacket?
  3. May I use your umbrella?
  4. Is it OK if I use your phone?
  5. Do you mind if I use your CD burner?
  6. Would it be OK if I picked it up on Friday night? (請注意子句內的動詞必須是過去式)
  7. Would you mind if I borrowed your digital camera? (請注意子句內的動詞必須是過去式)
  8. Would you mind letting me use your laptop? (請注意使用現在分詞)
  9. I wonder if I could brrow some money.
  10. I was wondering if you’d mind lending me your car. (請注意使用現在分詞)
希望大家溝通愉快!!

2005年10月20日

[轉錄] 台灣和美國受高等教育學生…


以下這篇與高等教育有關的文章不是我寫的,但是我覺得寫得很好,
至少蠻能說服我的。收錄於此讓大家參考一下。


– 阿品

台灣的學生都把高等教育當成廉價的資源,所以任意地浪費它。許多網友都高聲批判美國的學費昂貴,
並進而有人說在美國唸書就是花錢買學歷。當然,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本來就是謬誤的。
但只看前一句話,其實也是錯誤的。

高等教育絕對是昂貴的資源,台灣的學生都很幸福,因為政府每年花大量預算去補貼,
所以每個人的學費都比實際享受的低廉。不管公私立學校,若教育部停止用國家機器補助預算,
大學生的學費至少還要漲兩三倍以上。

這也是為何美國的學費昂貴的原因,不是因為學校貪財,而是教育事業就是巨大的投資,然而,
美國學生的觀念普遍比台灣學生正確:那就是使用者付費。

以任何一所長春藤盟校來說,一年的校務預算支出至少都是 10 億美金以上。
我念的學校去年的校務預算是 19 億美金,(我知道哈佛更多) 換算成台幣,
學校一年要花在學生和教授身上的錢就是 600 億新台幣。或許,許多人不知道這是多少,
我舉台灣的大學教育經費來比較,教育部每年花在國內所有公私立大學的補助預算是 650 億左右。

看到這裡,有些人一定會說:教育部給的補助太少了。所以責任是教育部的。

請先別急著作結論,讓我進一步說下去。

以台大來說,台大一年的預算大約是 100 億台幣,其中約有 45 億是教育部補助。16 億來自學費,
剩下 39 億來自社會捐款,研究成果的收入等等。

也就是台大的資源若是 100 元,學生支付的只有 16 元。16% 的成本算多還是少?

以美國來說,除了少數在該州繳稅的居民子女在該州州立大學唸書,學費會比較便宜以外,
各私立大學以及公立大學的學生學費佔年度預算的比例通常都超過 30% 以上。

在美國唸書是昂貴的,因為 (1) 政府補助的比例是遠比台灣少的。想唸書,就必須努力賺學費。
(2) 大學的教育預算是比台灣高很多的,即便考慮物價以後,美國的大學花在教育的經費上還是比台灣多的。

在教育支出高而且學生負擔比例也高的情況下,美國唸書是絕對昂貴的。

付的起學費的人才能受教育,付不起學費的人不能受教育。這樣的現象就會出現,
教育商品化是不是對的方向?恐怕沒有結論。走到美國這種極端,未必是好事。
但像台灣這種天平上的另一個極端,也不是正確的,因為台灣的教育資源來的容易,
揮霍的也人不在少數。揮霍者包括教授,也包括學生。

因為缺乏監督機制以及評鑑讓爛的教授下台,所以教授領薪水卻不認真教學或研究,浪費教育資源。
也因為教授把關不夠嚴格,所以學生可以混水摸魚。此外,學生繳學費不痛不癢,所以有人任意蹺課,
以混畢業為目標。

在美國,或許有極少數有錢人的子弟可以把錢到處灑,只求混到文憑就好。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有錢人,
學費貴怎麼辦?去賺啊,先工作賺學費的美國學生不是少數,白天上班,晚上上課的人也不少。
賺不夠怎麼辦?那就拼命念啊,絕對不能重修,盡量提早畢業再回職場賺錢。如果是念博士班的,
那就爭取當助教或研究助理來賺學費。如果是念碩士班,不能當助教或研究助理的,
那就去圖書館或學校餐廳打工。

因為錢來的不容易,才要更珍惜。學校的資源更要充分利用。很多人都是抱著 “既然繳了錢,
就要努力利用資源” 的態度去上課,在美國,教授基本上絕不點名的,可是小考多,作業多,
上課內容多,蹺課不僅是浪費自己的學費,更是讓自己陷入重修的危機裡。我目前上一門課,
教授教得絕不是深入淺出那型,相反地,他教的很抽象,自己念書說不定還比較能夠理解。
如果換成在台灣,蹺課比例沒有三成以上才怪,如果老師不點名,恐怕一半的學生都會落跑。
可是,這種不點名的課,在美國,蹺課比例還不到一成。

有兩種常見的錯誤迷思是:

1.台灣學生很用功,只是輸在英文上。專業能力根本不輸外國人:台灣學生真的用功嗎?
美國學生真的混嗎?我不想討論台灣的後段班學校和美國的野雞大學,哪一個比較混。
我想討論的是台灣頂尖的學生跟美國頂尖的學生相比,真的用功嗎?遺憾的是,我覺得剛好相反。
台灣的學生只有在要考試前才認真,只有在升研究所之類的考試才認真。即便是優秀學生,
真正拼命唸書的還是少數。

2.台灣學生素質不好,美國頂尖學校的學生素質比較好:其實,扣掉了少數極端植 (天才型學生),
美國學生的素質恐怕還比不上台清交那麼整齊。美國是沒有聯考的,好學校太多,哪有這麼多天才?
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正常的普通人。可是,美國的名校學生真的用功,尤其美國的碩博士班是不分家的,
碩博士一起上課非常正常,碩一學生跟博四學生一起修課也不奇怪,許多課程給分是比例制的,
不管你考幾分,期末成績就是按你的相對排名來決定。只要別人比你更用功,成績更高,
你的排名就會被擠下去,課業成績也就不會高。

除了台灣學生不夠用功以外,還有一點是台灣學生的通病。這個通病是—總是期待別人替自己作選擇。
癥狀包括: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。凡事喜歡別人給答案,給範本,給好既定的路。不論是研究所考試版,
研究所版,留學版等等,總是有學生只期待答案,不願意思考。碰到問題,想到的是直接發問,
卻不肯自己試著找答案。可能答案就在精華區裡,卻懶得找。以作報告來說,台灣學生喜歡問格
式,
問字數,問要求,等老師給好 “規格” 以後,才在這個 “規格” 裡變出標準答案。在美國,
除了少數制式要求 (例如字體是 12 或 13 以外),沒有人會去問怎麼作,報告要寫幾個字才夠,
作業要用什麼軟體才行,找不到軟體要怎麼辦。碰到問題,設法去找資源,資源就在學校裡,
找到資源以後,自己想辦法去寫出自己的東西。可以長篇大論,可以簡單帶過,只要你對自己負責就好。

有時,我常會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是在念高中,原因就是很多人想要的只是標準答案,想要的只是高分。
卻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,為什麼而念,念這些對什麼事情有幫助,能夠應用在哪裡。

於是,有人等到大四才發現自己很茫然,因為不知道往哪找工作。也不知道自己念的東西能夠用在哪,
尋找下一個方向的作法卻只是上網發問,換句話說,高中時,期待老師把一切東西打理好,
自己只要上課就好。大學畢業時,還是期待網友或父母替自己安排未來,自己跟著照作。

我記得我來美國上課,最印象深刻的兩句話是:一次是交課堂作業,老師問同學:你們花多久寫作業?
八小時的舉手?超過十五小時的舉手?認為作業太多的舉手?問到最後一個問題,
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學舉手,作業負荷確實很重。老師看到以後,笑著說:
Great. It’s what I want. No pressure, no growth.

另一次是老師上課速度太快,開學兩個禮拜就上了一兩百頁,有同學向老師反映內容太多,
來不及看,不太能跟著老師的上課內容了。這門課的老師說:So you need to use the weekend to work on it.

美國的上課內容有多少?我舉例來說,我在台灣修過高等統計學,這是一年的課,上下學期。
因為我離開大學時代很久了,教授建議我再修一次複習,以免生疏了會影響後續的課程,
他讓我自己決定。我決定再修一次,原因除了複習以外,我的英文確實無法跟上教授的速度,
所以我需要一門我已經有底子的課來減輕負擔。

這門課教的速度有多快?期中考的範圍已經是我在台灣修課時的期末考範圍。這麼快,學生能跟的上嗎?
抱歉,唸書是自己的事,跟不上,就自己退選,等到跟的上再來修這門課。聽不懂,
office hour 和 TA session 就是去發問的,教授和助教等學生來問。
重點是:他們不會花時間講給學生聽,他們等學生唸過書,真的不懂的地方才會給你解決的方向。

以前有人說美國修課的負荷量是台灣的兩倍到三倍重,我不相信。因為我那時還在台灣念碩士班,
我認為那是沒唸過台灣碩士班的留學生自欺欺人的說法。

現在,我相信,而且我完全相信–如果你不想蒙混過關,想拿個可以見人的成績的話,
修課的負擔是真的很重。我在台灣很少寫作業到凌晨,在美國,我經常寫作業寫到凌晨三四點,
一大早再爬起床去開小組討論,下午和晚上再去上課。我現在的學校的主要圖書館是 24 小時開放,
包括閱覽區,書庫,電腦中心都是不休息的,因為像我一樣寫作業到凌晨,
或者半夜需要跑軟體或找參考書籍的人不是少數。

我以前在 X 大時,圖書館十點關門,接著剩下 24 小時自習室還有開放。大概在九點時,
圖書館的人就已經差不多散了,只剩下準備國考或者考研究所的人,
只有期中期末考才有較多人待到九點以後。在這裡,九點是圖書館正熱鬧的時候,
閱覽室和討論區是找不到空位的,餐飲部還一堆人進進出出買咖啡和點心,電腦中心要找到座位還得碰運氣。

這一切,沒有見過不會相信。

台灣學生一點都不笨,說不定台清交的平均素質還贏過美國名校。可是,比起用功,
以及追求目標的執著,台灣學生的認真程度是不夠的。

當然,任何事都有例外,台灣有學生特別用功,美國有學生超混無比,我不想討論極端值,
我只是討論平均值。

今天是週末,難得有空 po 這麼落落長的文章,我不是編派台灣人的不是,我只是有感而發,
台灣確實很小,但小國也可以很偉大。只要國民夠強。

大學生的表現就是國家二十年後的未來。希望二十年後,我們能讓台灣繼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。

2005年7月28日

必也正名乎


從我寫論文開始,
我的英文名字就拼成 Kuen-Pin Wu。
這是一個學姊替我查的;
她說是根據外交部公布的什麼國音第二式。
直到 1999 年我第一次出國開會時,
才發生了鳥事。


那時我要出國開會手忙腳亂的,
就把一堆事情丟給旅行社代辦。
後來他們通知我,護照替我辦好了,
要我自己去辦美簽。
我抽空去旅行社拿了護照,
打開一看,呃,怎麼是 Kun-Pin Wu,
第一個字少了一個字母「e」。
原來旅行社沒有問我名字怎麼拼,
就逕自選了一個拼法填上去了。
但是那時出國在即,我根本無法可想,
只好硬著頭皮出去。

後來發現,
在會場中用 Kuen-Pin Wu 這個名字暢行無阻,
也沒人去管你護照上的名字是怎麼拼。
這下子我嚐到甜頭,
後來不管是開會或是去玩,
跟學術相關的部分我就用 Kuen-Pin Wu,
跟學術無關的我就用 Kun-Pin Wu。
我甚至連兩張信用卡都用不一樣的拼法,
以防萬一。

一直到這陣子,我又要去美國開會了,
去辦美簽時,他一聽我是博士後研究員,
就把我請到外面的諮詢櫃臺,
問東問西地刁難很久,才說,
要我把之前所有發表的論文名稱與研究內容列表傳真給他們,
他們要送回華盛頓審核,需時二至三週。
我覺得真的是莫名其妙。
後來才發現,這陣子只要是美國境外的博士學者,
幾乎都受到同樣的刁難,
不光是我一個遭受這樣的待遇。
並且,這種案例幾乎都只能拿到一年的美簽。
不過這是題外話不是重點。

重點是,
他要我附上所有的論文列表。

我傻眼了。

我的論文都是用 Kuen-Pin Wu 耶,
跟護照不一樣。
所以,我只好額外寫了一段文章解釋為什麼名字拼法不一樣。
後來等結果的那兩個多禮拜真是難熬啊,
萬一是因為名字拼法不同而被拒簽,
那我真會嘔死,
因為我機票跟大會的註冊費都已經繳交了,
五萬多耶!
還好後來順利取得一年的美簽。

經過這次教訓,
我想還是用一致的名稱比較好。
改護照比較麻煩,我自己的論文改拼法比較簡單。
所以我打算改成跟護照一樣的拼法 Kun-Pin Wu。
但是,我想說,我就是愛台灣啊,
那用通用拼音比較好吧,
不過呢,發表論文是國際化的事,
老實說國際上吃的是漢語拼音這一套。
這真是兩難啊。

後來發現,
通用跟漢語拼起來都是 Kun-Pin Wu 啦!